读书感怀

作者: 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2/10/22 18:06:24 | 1011次浏览

如果没有成为教师,或许我会淡忘读书,正是因了这点,书仍然是我的朋友。尤其像现在这样一个娱乐多样化的时代,旅游、健身、影视、网络游戏很快成了人们的新宠,书渐渐远离了大家的视线,幸好,我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读书依旧是我的习惯。

平日下班回家,忙完琐碎的事情,我便可以静心畅阅书籍了。四大名著作为国粹,自然是必读无疑的,“一把辛酸‘甄士隐’,满纸荒唐‘贾雨村’。无力补天落尘缘,戏演红楼梦虚幻的《红楼梦》,让我懂得了人世的千奇百态;“群雄逐鹿乱争先,魏武挥鞭定幽燕。使君有亮安巴蜀,东吴鼎立三分天”的《三国演义》,让我了解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为取真经去西天,历经艰辛多磨难。幸有金猴赤胆护,取得真经功德满”的《西游记》,让我明白了追求理想的坚定。“赵吉昏庸养佞奸,英雄豪杰上梁山。汇集一百单八将,宋公不明招涂炭”的《水浒传》,则让我感受了英雄身上热血的沸腾。小说里人物的音容笑貌,他们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一计一谋无不在我脑海中交织定格。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当初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虽然也受过唐诗宋词的熏陶,但时间久了,还是抵不过遗忘的规律,一些名篇名句渐已模糊,因此我还喜欢重温一下唐诗宋词那优雅的意境,再次欣赏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唐诗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诗中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令我沉醉着迷。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情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信手翻开宋词扉页,于是豪放如若大江东去,婉约如小桥流水,粗犷如旭日喷薄,细腻似风拂杨柳的感受渐又明晰起来。每每读完一首唐诗或宋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便油然而起。上课时偶尔引用几句诗词,学生眼中闪现出来的崇拜之神,自己不免会暗自得意。

中国除了有诗国之称,还是散文之邦,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当代散文,都以它自身的发展轨迹,辉煌成就,独特的艺术和美学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园地的另一朵奇葩。我尤其喜欢读现当代名家的散文,她们各有千秋,合在一起看,真如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又如一首首美妙悦耳的歌曲。朱自清的《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冰心的《繁星·春水》,从大师们手中的每一瓣叶片,我闻到了生活的芳香。尤其是朱自清那淳朴淡泊的风格深深影响着我,或许是缘于自己本性而格外喜欢他的散文吧。

到了周末,我有时间就去新华书店看书,喜欢再翻翻那些世界文豪们的书,虽然上学时也看过一些,但现在再次阅读时还是有很多新的收获,从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雨果的《悲惨世界》,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高尔基的《母亲》,我感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仍然散发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的是优雅浪漫的心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些书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仅仅这个还是不够,语文老师还须是一位杂家,因此我也读《上下五千年》,了解了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政治经济、科学进步等多姿多彩的枝蔓,让我在学习与工作之余,轻轻地徜徉于历史长廊之中。另外,我也喜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来获取天文、地理、哲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知识的海洋实在广阔,读不完的书,看不完的文学作品。书充实了我的生活,但愿也能打开智慧之门。

摘自秦梅红老师空间 http://jstedu/doc/?004.5.0.4892847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教育局投诉
025-52883588
yhjyj@21cn.com

师德师风举报
025-56321597
njmszt@163.com

版权所有:南京市梅山第二中学 地址:雨花台区西善桥梅山矿秦淮新河畔 电话:025-56321315

苏ICP备1207688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434号 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