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4.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2-卫文灿

作者: 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3/9/15 13:55:00 | 1165次浏览

5 1 生物与环境(第2课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设计思路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知道了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本节课首先以“骆驼为什么会成为沙漠之舟”这样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作为切入口引入,通过阅读、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课前布置学生小组认领生物,搜集资料,让学生通过形态特征的比较,充分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然后利用视频、投影等适当的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野生生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加深理解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的区别;通过看图说话感受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初步学会从现象到本质来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2、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难点: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生物图片、视频。

学生课前查找长颈鹿、鲸、企鹅、猪笼草、仙人掌、生石花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教育局投诉
025-52883588
yhjyj@21cn.com

师德师风举报
025-56321597
njmszt@163.com

版权所有:南京市梅山第二中学 地址:雨花台区西善桥梅山矿秦淮新河畔 电话:025-56321315

苏ICP备1207688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434号 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